今天上課有提到幾個要點,讓我有可以思考的空間,個人論點的建立、書寫幫助思考、抄襲以及引用的概念。所謂的論點,就是個人從某個角度切入問題的看法,其實這是很值得玩味的,因為有兩個以上的變數,從「個人」至「看事角度」都可以用多種的變化,然而一個人的論點建立也與自身的個性有所關聯,這是就我的看法而言。所以我覺得可以從看一個人所述的論點,來剖析這個人的個性也是不無可能的。因為人們總是喜歡朝舒適的角落靠近、喜歡看可以讓自己開心的事物,這些都是人之常情。
另外老師提到一種自我訓練的方式,聽完之後我覺得滿有意思的,就是十分鐘之內不斷的揮舞手上的筆,讓筆不間斷的在紙上游走。這對我無疑是一記當頭棒喝,從前的我對於拿到一張新的稿紙時,總是不知道該如何下筆,光想大綱鋪陳就可以耗掉一堂課的光陰。我想這也是因為我優柔寡斷且追求完美的個性作祟,總是希望面面俱到、不能容忍一絲絲的錯誤。導致只能在腦中空想無法付諸行動,但是老師所提的這個方法,正是我所欠缺的。只要腦海中閃爍出什麼詞就立刻寫下,不管是有系統還是零散碎片,都先寫下再講,十分鐘後再慢慢將之貫串跟修飾,我感到十分喜悅啊!因為我的思想也是屬於較跳躍的,常常天南地北的想,所以當要我靜下來,硬要我做一篇有系統有條理的文章,真的是很困難。這也是常常讓我呆坐在稿紙面前的原因之一,但是現在這種大膽寫不怕錯的方式,讓我可以更勇於寫作,當寫作的次數增加,自然文章的流暢度跟系統條理都有較好的表現。
再者這讓我聯想到做筆記的方法,從前我的筆記總是一隻黑筆寫到底,課本上密密麻麻如同螞蟻般大小的字,讓我再度翻閱時更想入睡,再長大一點學會了用顏色的筆來加重內容的重要性,紅色可能代表很重要要熟讀,綠色可能是次重要需要多看幾眼,而黑色或許就只是加註一些解釋而已。但是這筆記的感覺還是讓我覺得不順眼,因此我最近又多會了一種筆記方式,樹狀式的筆記。用圖形跟簡明扼要的文字,作為這棵樹的主幹跟葉子,接著每講到一個重點就多了一片葉子,多用圖形加強記憶,而且在畫圖的同時,又將要記下的筆記又多做了一次思考。這是最近我常使用的筆記方式,很輕鬆且複習時常會心一笑,畢竟我每次所畫的樹都不一樣,或者是說根本稱不上是一棵樹,哈!
最後我想說,做任何事都有其方法,不論是讀書做學問或是寫文章,抑或是與人相處都有其脈落可尋,尋找最適合自己的方法,做起事來將事半功倍,不會繞了一大圈花了一大堆時間,最後還是突勞無功。
- Oct 16 Tue 2007 00:26
讀書方法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